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动脉硬化类型,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,发病机制复杂,目前尚未完全阐明。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肥胖、吸烟饮酒、遗传因素、高盐饮食、缺乏锻炼、脑力活动紧张、生活不规律、年龄、性别等。
动脉粥样硬化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硬化为多见,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进而发生心肌梗死、脑卒中等严重后果,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甚大,是中老年人主要的病死原因之一。
动脉粥样硬化虽然可怕,但可防可治。
一、生活方式干预
1992年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四大基石: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理平衡。
1. 合理膳食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初级、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全过程。
提倡清淡饮食,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,尽量食用植物油。宜低脂、低胆固醇饮食,限制盐、酒及糖食物的摄入,严禁暴饮暴食。控制热量的摄入,以维持正常体重,保持体重指数(BMI)在18-24之间。
*BMI=体重(kg)/身高(m)的平方
2. 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经引起生命科学界的重视,有望成为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之外的第三大干预措施。
适当运动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、减轻胰岛素抵抗、减轻体重和降低血压,也能提高心脏最大输出量和增加从血液摄取氧的量。此外,在体重中度超重并习惯久坐的人中,运动还能提高饮食治疗调整血脂的效果。
运动要坚持三个原则: 有恒、有序、有度,即长期规律地、循序渐进地、因人而异适度地运动,过度运动反可造成心血管意外或猝死。
3. 提倡不吸烟,不饮烈性酒。虽然红葡萄酒(干红)少量饮用有抗氧化的作用,但长期多量饮用会引起其他问题,因此不提倡。
4.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。生活要有规律,保持乐观、愉快的情绪,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,注意劳逸结合,保证充分睡眠。
二、药物治疗
1. 降脂药物
代表药物:他汀类药物
他汀类药物是降脂的首选药物,大量临床研究证实,他汀类药物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石,能够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,其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。防治动粥疾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,积极坚持他汀治疗。
鼓励冠心病、缺血性卒中等动粥疾病患者坚持长期、充分他汀类药物治疗。
2. 抗血小板药物
代表药物: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
血小板的黏附、活化和聚集与血栓事件形成直接相关,而血栓事件形成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因此,及时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是非常必要的。
3. 扩张血管药物
代表药物:①肼苯哒嗪(主要作用于动脉);②硝酸甘油和消心痛(主要作用于静脉);③硝普钠(作用于动脉及静脉)。
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中脂类物质堆积,堵塞血管,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,身体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,因此需要扩张血管,促进血液的正常流动。
4. 溶栓药物
代表药物:①尿激酶和链激酶;②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;③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;④TNK-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。
溶栓药物可以改善血栓的阻塞情况,进而起到一定的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。
5. 抗凝药物
代表药物:①肝素;②依诺肝素等等。
其作用机制和原理与溶血栓药物类似,主要降低血液粘滞度,防止血栓的形成。
三、手术治疗
对狭窄或闭塞动脉进行再通、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术,也可行血管腔内放置支架等介入治疗。
主要有以下患者应进行支架治疗:
动脉粥样硬化,或(血管)肌纤维发育不良或大动脉炎引起血管狭窄,应符合以下标准之一:无症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大于80%;有症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大于50%或虽然血管管径狭窄程度小于50%,但有溃疡性斑块形成。
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