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同小寒一样,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。在我国部分地区,大寒不如小寒冷,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,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。人们常说“大寒年年有,不在三九在四九”,言外之意,大寒已非常冷。
实际上,大寒仅与小寒相对,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, 有的地区大寒温度并不比小寒温度低,大寒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气候变化的一种趋势。
“ 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……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”,这时寒潮南下频繁,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,风大,低温,地面积雪不化,呈现出冰天雪地、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。
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, 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,如祭灶和除夕等,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。
这时节,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,腌制年肴,准备年货,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——春节就要到了。大寒的习俗主要有:
大寒迎年
大寒节气,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。因此,这节气中,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,还要为过年奔波——赶年集、买年货,写春联,准备各种祭祀供品,扫尘洁物,除旧布新,准备年货,腌制各种腊肠、腊肉,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。
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,因为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。
除夕夜,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,供孩童踩碎,谐音吉祥意“踩岁”,同时以“碎”“岁”谐音寓意“岁岁平安”,讨得新年好口彩。
喝鸡汤
到了寒冬季节,人们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。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, 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家庭所推崇。
尾牙祭
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“牙”的习俗。所谓二月二为头牙,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“牙”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。
尾牙同“二月二”一样有春饼(南方叫润饼)吃,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,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。
那么大寒时节该如何养生呢?
起居——早睡晚起
“大寒”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 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,做到早睡晚起,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,晚起是为养阴气。
另一方面,古语有云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”,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,还须防风,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,手脚易冻,尤其应注意保暖。
生活——睡前泡脚
大寒时节,除了做到早睡晚起,防寒防风外,最好养成睡前泡脚的好习惯。 俗话说“寒从脚起,冷从腿来”,人的腿脚一冷,全身皆冷。
“ 饭后三百步,睡前一盆汤”,入睡前以热水泡脚,能使血管扩张,血流加快,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,降低肌张力,改善睡眠质量,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。
特别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,久坐到深夜的人,在睡觉之前,更应该用热水泡脚。
防病——盐水洗鼻
大寒气候干燥寒冷,寒邪过盛,损伤人体阳气。肺主皮毛,肺卫不固则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、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过敏性鼻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等,冬季养生显得尤为重要。
此时要做好身体保暖工作,及时多添加衣物,戴好围巾口罩,保护身体不受寒。
着宽松保暖的衣物,更有利于身体血液的流通,特别要注意鼻子、颈部及胸部的保暖。
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,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。
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,有助缓解鼻塞、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。
也可配合中医肺部调养的“三九敷贴”,调整脏腑阴阳,达到治疗目的。
润肺——滋补肺阴
大寒节气,正是一年之中最干燥的时期,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%, 很多呼吸系统有“老毛病”的人经常会有咳嗽痰多、痰液粘稠、咳痰不净的感觉。
在饮食调补方面,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、宣肺散寒的食材,熬粥或炖汤,温服暖胃,微微出汗为宜。
在药膳方面,银耳、麦冬、沙参、冬虫夏草、川贝母、梨、银杏、百合等,都是滋补肺阴的不错选择。冬令时节还可选择服用膏方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。
食补——合理多样
俗话说“冬令进补,来年打虎。”对于老年人、女性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,冬令进补尤为重要。
此时在饮食上宜清淡,不宜过食辛辣燥热、肥腻之物,多食会导致内热积聚、郁热上冲以及饮食不化、聚湿生痰。
饮食应以“三多三少”为原则,即多食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纤维素,少食糖、盐、脂肪。
中医认为,冬季饮食首选温补类食物,比如鸡肉、羊肉、牛肉、鲫鱼等, 但切记不可过多进食此类食物,易上火。
可食用平补类食物,比如莲子、大枣、银耳、薏苡仁等,此类食物无滋腻碍胃的缺点。
适当吃些滋补类食物,如黑木耳、黑豆、芝麻等,可滋阴益肾、添精补髓。
对于阳虚及气血虚之人,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,温阳补血。此外,冬令时节可多食坚果,有助于降低胆固醇、预防疾病。
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