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味鱼香肉丝(话唠版)
川味鱼香肉丝(话唠版)的简介:
说到川菜,不能不提鱼香肉丝。那种甜酸鲜辣的口感,实在下饭。大快朵颐之后,往往额上会微微冒汗,心中却尽是足满。一直想做出饭馆级别的鱼香肉丝,也找过不少菜谱,几经尝试,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味道。
川味鱼香肉丝(话唠版)的用料:
春笋尖 | 1头 |
猪里脊 | 3两 |
干木耳 | 半把 |
小葱 | 1-2根 |
蒜头 | 适量 |
大葱 | 适量 |
鲜姜 | 适量 |
米醋 | 3汤匙 |
白糖 | 3汤匙 |
生抽 | 1.5汤匙 |
料酒 | 1.5汤匙 |
盐 | 0.5汤匙 |
鸡精 | 0.5汤匙 |
泡椒碎 | 2汤匙 |
淀粉 | 适量 |
教您川味鱼香肉丝(话唠版)的家常做法,怎么做川味鱼香肉丝(话唠版)好吃
竹笋切丝,洗净。锅中坐盐水,烧开后下竹笋焯烫。捞出后冲凉水,控干后备用。
猪里脊洗净,先片成片,而后顺纹理切丝。下少许盐,料酒,淀粉上浆,随后滴油少许,拌匀备用。
木耳泡发,小葱切成寸段。蒜头2头切末,等量生姜,大葱切末备用。
醋:糖:酱:酒=2:2:1:1;再加盐,鸡精适量调成鱼香碗汁。其中糖不易化开,因此请务必搅匀
热锅凉油,下入肉丝大火滑炒至断生,推至锅边。
转小火,锅中空余部位下入泡椒碎,葱姜蒜末炒香,随后与肉丝炒匀。
下入笋丝,木耳转大火炒匀后,调为小火。
取鱼香碗汁,转大火后,顺锅边淋入,炒匀。淋入少许水淀粉(稀)勾薄芡,大火收汁。
关火。下葱段,借锅中余热炒匀,出勺装盘。
心食神小贴士:
粗料细作,是中国菜的一大特色之一。鱼香肉丝的选料并不名贵,却可以成为川菜的代表,乃至国宴级别的料理,自是这个道理。因此,尽管上述的步骤比较繁琐,不太适合家常制作,但如果想要追求味道和口感,还是推荐大家参照要点,不宜省略。以下详解这些步骤之所以如此处理的原因(较长),有兴趣可以慢慢看:一、处理竹笋:
已经入夏,此时市面上买到的春笋,为了方便保存,大都采用经过泡制,味道偏酸。开盐水焯烫,其一可以去除竹笋中的酸味,腥味;其二可以洗去有害防腐物质及草酸;其三可以添加底味,三全其美。
焯水后的竹笋已经变得滚烫,立即冲凉,可以使竹笋中的纤维立即回缩,保持脆嫩。
PS:有人说正宗的鱼香肉丝用到的是青笋而非竹笋,可惜没能买到。。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试试看,自是别有一番清爽风味。
二、处理猪肉:
滑炒肉丝大多选用易于购买的里脊,腿肉臀尖肉口感与其相似,但除非去菜场,超市一般不易买到。
切肉前需要观察下猪肉,尽可能顺纹理(也就是肌肉纤维的方向)下刀,这样切出来的就是一条一条的肌束,炒出来的肉丝口感滑嫩,更重要的是不易断裂。反之,逆纹理切相当于将肌束斩断,肌纤维中的水分更易流失,因此炒出来的肉质偏老,更易炒碎成肉末。
上浆用盐是为了增加底味,用料酒是为了去腥,水淀粉形成的保护性浆膜可以保持肉丝的水分,滴入少许油后,则可进一步封住包括淀粉在内的所有材料,受热后能够迅速形成保护壳,阻止水分与风味流失。
滑炒后,肉丝推至一边后再用残油炒泡椒,用到的是川菜中的卧油炒法,可以加快出
菜速度。如果不熟悉,可以将炒好的肉丝取出,炒好泡椒后再下入。
PS:事实上,肉质的滑嫩与否,除了取决于切法与火候,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材料。猪牛羊以里脊为佳,鸡以腿肉为佳。上浆只是辅助,其作用只是减少水分的流失。用料随意,刀法不准,不讲火候是新手做菜的通病。期望用淀粉,蛋清之类的东西弥补,实际上加的再多也只是徒劳。
三、鱼香汁的调制:
上面提到的比例是鱼香碗汁的理想比。然而不同的人,不同的时机,不同的口味,最
后出菜的效果往往天差地别。食材分量和碗汁用量比例的不协调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。上面提到的分量大概是1-2人份左右,自己操作时可酌情加减。
在熟练掌握具体用料的比例之前,建议大家多调些料汁,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放入,其间自己尝尝(试味时请转小火或关火,避免糊锅),不足时再加量或调整,这样就可避免口味过淡或过重。
PS:醋以米醋为佳,其酸度(醋瓶身上包装有说明)在
三、5左右,酸味柔和。陈醋香醋的酸度多在6-8甚至以上,以此作为替代时需适度减少用量。
四、泡椒的选择:
需要明确一点,豆瓣酱和泡椒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味道。前者咸鲜,后者酸辣。因此泡椒一般不能用豆瓣代替。可改用辣椒粉或干辣椒段并适当增加醋的用量。再或者取少量豆瓣替代,但鱼香汁中的醋需增加,盐和酱油需减少。
五、火候的调整:
滑炒肉丝时大火,是为了使肉丝表面的迅速形成一层保护壳,避免水分走失。
炒泡椒和小料时小火,是为了让红油析出,同时煸香小料。
下鱼香汁前改为小火(减少肉质老化和糊锅的可能),下汁时改大火(收汁)。锅边
温度较高,料汁沿此加入可增加香气。
勾芡时大火,可保证淀粉迅速糊化,否则芡汁容易澥开。
总体来讲,鱼香肉丝必须大火快炒,从下肉丝到最后出锅在1-2分钟左右。延误越久,肉质越柴,竹笋越老,醋香因挥发而越淡。
五、勾芡:
鱼香汁中含糖和酱油,溶化后本身已容易形成少量芡汁。因此,额外补入的芡汁一定不能过厚,刚刚包裹材料即可。
六、红油:
菜色是否红亮取决于泡椒的质量。如果泡椒不出红油,或者选择的是绿泡椒,则可适当加入辣椒粉并增加油量。有条件也可购入成品辣油,淋入替代。怕胖考虑油脂摄入的话,可以免去。
七、调味补救:
下入料汁过多,口味过酸时,可加入料酒和少量白糖中和。